外露型PVC防渗膜在高岩水库大坝防渗维修工程中的应用
|
刘现锋 咎玉凤 摘 要:介绍了高岩水库电站大坝采用外露型PVC防渗膜作防渗维修的应用实例。PVC防渗膜采用无钉整体铺设工艺,膜间搭接采用热风焊接。 关键词:水库大坝;渗漏维修;PVC防渗膜;热风焊接 1 工程概况及渗漏原因分析 高岩水库电站位于湖南省东安县西部湘江一级支流紫水上游,水库大坝为浆砌石空腹重力坝,最大坝高67m,坝顶轴线长290m,水库正常蓄水位295m。 大坝混凝土结构使用已久,坝面混凝土出现了老化、碳化、渗水现象;大坝地基严重漏水,最大漏水量为2.5m3/s;左坝肩存在绕坝渗漏,厂房左侧导墙被冲刷,下游左岸边墙被冲垮120m;坝体普遍存在严重渗漏,漏点出现射流和散渗面积比较大,这些问题严重危及大坝、厂房的安全。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坝体混凝土的裂缝分布在各坝段区域内,260m高程以上有垂直向裂缝45条,宽度0.1~0.5mm,缝长2~10m;水平向裂缝1条,宽度约0.35mm,缝长75m,位于270m高程附近,穿过6#、7#、8#坝段。 造成渗漏的原因是防渗面板施工质量混凝土强度在Cl5左右,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且配骨料级配不当;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处理不好;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标号均未达到设计要求,施工中温控措施不严,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大坝经过多次堵漏处理,收效甚微。 2 渗漏处理方案比较 有关单位对大坝进行安全检测和鉴定,认定急需进行加固处理。起初加固处理方案包括重新在迎水面加浇混凝土、表面采用涂料和注浆加固、大坝迎水面铺设外露型大坝专用PVC防渗膜(以下简称PVC防渗膜)等。 迎水面加浇混凝土面板的方案最先被否决。原因是面板如果太薄易开裂形成缺陷,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面板如果厚度超过30cm,则自重过大,原有坝体的基础及结构不足以承受,对电站的安全不利。表面采用涂料和注浆加固的方案,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由于灌浆材料价格较高,并且坝体裂缝非常多且宽度和深度都很大,造价将非常高,对一个小型的水利工程来说是不可取的。 工程最终采用了在大坝上游面铺设安装PVC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的方案。铺设范围:自246.9m高程向上铺,高度为42.7m,从坝左向坝右铺设,宽度为221.0m(1#~9#坝段),铺膜总面积7 270m2。 具体方案如下: 1)采用自上而下条状铺膜,搭接宽度0.2m,搭接后下层PVC防渗膜用不锈钢压条和不锈钢螺栓与坝面紧固。 2)对坝面PVC防渗膜防渗区设置若干个分区,对其相互封闭隔离。 3)大坝面板周边的封闭止水对本防渗工程也很重要,先用涂抹环氧砂浆找平、密封胶带封闭,再用不锈钢压条和不锈钢螺栓与坝面紧固。 3 选用材料介绍 PVC防渗膜添加了大分子增塑剂,解决了普通防渗膜由于增塑剂迁移流失而造成耐久性能差的问题,至今已成功应用于大坝、渠道、隧洞、游泳池等防渗工程,其物理化学性能指标见表1所示。 4 PVC防渗膜施工工艺 4.1 施工顺序 划分防渗膜铺设线→从上向下铺设单幅防渗膜→从上向下单边锚固防渗膜→按施工方向铺设第二幅防渗膜→单边锚固防渗膜(同上)→第一、第二幅防渗膜焊接→依此类推完成整个防渗区域。 4.2 施工要点 4.2.1 基层处理 对大坝的表面凸凹不平处以及对防渗膜的铺设和固定有影响的部位,在铺设防渗膜前必须进行处理。按防渗膜铺设的划分线,在坝面以划分线为中心线,在宽20cm范围内用环氧砂浆找平;坝面防渗范围周边则在宽30cm范围内用环氧砂浆找平;沿高度方向把防渗区域分成四块,在间距9m、宽20cm范围内用环氧砂浆找平。环氧砂浆找平的平整度,采用1m直尺测量,落差小于3mm。 4.2.2 防渗膜铺设 1)根据锚固螺栓的间距,从上至下铺设。要求平整、松弛,锚固孔至PVC防渗膜的边沿必须保证留足50mm的宽度。 2)两幅防渗膜交叉部位安装不锈钢压条,并用不锈钢螺栓紧固,周围涂布密封胶。 3)在不锈钢压条和螺栓紧固PVC防渗膜后,用光面防渗膜覆盖,周边用热风焊枪焊接,搭接宽度不少于20cm。 4)焊接充分牢固:要求搭接部位的焊接按步骤进行,用大功率扁嘴热风焊枪依序加热PVC防渗膜,并压合密实;焊接部分应无气泡、无漏焊等现象;注意调节焊接温度,PVC防渗膜不能被烧坏、起皱、打折。 5)每一条焊缝焊接完成后,随即用小起子对焊缝进行沿缝检查,如未达到要求,立即进行返工重焊。坝体铺设PVC防渗膜后现场如下图所示。 5 结语 本工程2006年6月底施工完成,从整体过程和结果来看,满足了工程设计的防渗要求,同时还使坝体的外表更加美观,并节省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