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 朱冬青
(接上期)
3.7 防水卷材产品国家抽查,质量情况受关注
200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对建筑防水卷材进行专项抽查,抽查涉及19个省市147个企业生产的147个产品。抽查结果显示,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7.6%。与前次抽查相比,合格率出现大幅下降。本次国抽,企业数量多、范围广,基本反映了行业质量整体情况。在此次抽查中,大型企业产品质量保持稳定,部分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出现明显下降。另外,在北京,辽宁等地的防水产品质量抽查中,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应该引起行业极大关注。
4 防水材料工程应用及屋面工程市场现状
4.1 防水材料工程应用市场现状
了解工程应用情况,可以从特定角度观察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变化,这对于企业把握市场方向,做出正确决策非常必要。为此,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及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于2007底至2008年8月,开展了第二次“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在品种上保持了基本格局,同时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1)十种主要防水材料占据防水工程90%的市场。近年来,虽然我国防水材料新品频出,但工程选材仍集中于10余种生产应用成熟、历经实践检验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SBS改性沥青卷材、APP(APAO)改性沥青卷材、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有胎、无胎)、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卷材、聚氯乙烯卷材、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卷材、聚氨酯涂料(单、双组分)、丙烯酸涂料、聚合物水泥基涂料、其他防水砂浆等。这10余种防水材料应用量约占90%。
2)在各类防水材料中,防水卷材的应用仍占主体地位。防水卷材应用比例约为65%,其次是防水涂料,应用比例接近30%,再次是刚性防水材料、瓦类材料、现喷聚氨酯发泡防水保温材料等。
3)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仍是应用最多的品种。在两次全国防水材料应用调查中,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占比均超过30%。
4)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选择的双重作用下,一些品种应用比例提高,一些品种降低。如:2006年调查时应用占比排名第三的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在2007年调查时占比上升到第二位;而2006年排名分别列第二和第四的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卷材和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2007年下降到了第四和第六位。
5)应用于公共交通和地下工程的防水材料比重进一步提高。这与我国正处于城市快速路、城市地铁、城市地下建筑、城际高速铁路等建设高峰期密切相关。
2007、2006年防水工程应用排前十名防水材料见表5、表6(抽样调查,供参考)。
4.2 屋面工程市场现状
屋面是建筑防水重要领域,一直受到防水企业密切关注。为此,2008年本协会对屋面工程市场现状做了多方面的考察。
1)城镇房屋屋面面积。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披露的城镇房屋建设相关数据及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的抽样调查数据大致估算,截至2007年,我国城镇房屋屋面面积约23亿平方米,2008至2020年还将建成约16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屋面约占57%,其他民用建筑屋面约占30%,制造业厂房屋面约占13%。
2)屋面结构。农村建筑仍以坡屋面为主,城镇建筑仍以平屋面为主,平屋面约占70%,但住宅坡屋面化的趋势正在加大。在平屋面中,正置式屋面仍是主体,约占80%。
3)屋面用主要防水材料。目前屋面用防水材料主要有SBS改性沥青卷材、APP(APAO)改性沥青卷材、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有胎、无胎)、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卷材、聚氯乙烯卷材和丙烯酸涂料等。
2007年屋面工程应用排前五名防水材料见表7(抽样调查,供参考)。
4)目前我国平屋面的保温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4种方式:
第一种类型是利用各种保温材料对屋面进行保温处理。
第二种类型是利用屋面结构形式达到屋面保温隔热目的,其方式有:
① 采用种植屋面;
② 采用蓄水屋面(南方用,用量很少);
③ 采用通风屋面(架空隔热屋面,南方用,用量不大)。
在上述方式中,利用保温材料对屋面实施保温是最常见的方式。
5)目前我国主要屋面保温材料及其应用比例。根据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提供的资料和抽样调查的数据,目前我国屋面保温材料主要包括聚苯板、金属面夹芯板、膨胀珍珠岩制品、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玻璃棉及其制品、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加气混凝土、钢丝网架聚苯夹芯板、泡沫玻璃绝热制品等。应用比例见图6。
5 相关产业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
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标准规范对行业和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2008年又有一些新法、新规、新政、新标准、新规范颁布实施,一些老法废止,这些都与企业今后发展有关,值得关注。
5.1 相关产业政策及法规
1)新版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08年9月20日开始实施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08版)》与(2004版)的实施细则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① 增加了产业政策方面的新要求。如淘汰年生产能力200万平方米/年以下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不得新建生产能力500万平米/年以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等。
② 引用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进行了更新。
③ 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
④ 规定新建和改扩建企业须提交省级发放委审核符合产业政策的证明。
⑤ 规定新建企业须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⑥ 环保方面要求新增油烟净化装置等。
2)中央政府节能减排有关产业政策。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继发布了《关于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和《关于做好2008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产业政策,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责任考核,加快结构调整,完善政策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法制建设,搞好宣传教育,加强综合协调,使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调要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制(修)订相关行业准入标准,及时审核并公告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依法对实施生产许可管理、生产过程中高耗能和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严格生产条件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
要求推动墙体材料革新,公布第二批“禁实”(禁止实心粘土砖、瓦)城市完成情况,发布第三批“禁实”城市名单。确保2008年底前第二批256个城市完成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瓦);到2010年底,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瓦),全国实心粘土砖年产量控制在4 000亿块以下的目标。
3)中央政府有关建筑节能相关法规。国务院2008年相继发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两条例于200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了民用和公共建筑中推广采用节能新标准、新技术和新材料,规范了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改造的相关建设程序,对其从规划许可、设计、施工、建设、骏工验收和使用保修全过程监管。并规定了墙体和屋面工程施工监理旁站等制度。《条例》还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
4)地方政府有关产业政策。2008年,北京率先发布涉及防水行业的地区性产业政策。为推进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工业污染治理,北京市政府按照国家及本市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以水泥、防水、采矿、化工等五个行业为重点,加快了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行业退出进程。2008年9月28日,发布了《实施第十五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通告》,其中规定:淘汰年产量200万平方米以下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年产量超过20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必须进行废气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为鼓励企业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生产环节,发展替代产业,北京要求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行业和高污染、高排放、高耗水的“三高”企业迅速退出,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行业退出。北京市政府近期要求重点退出的是小水泥、小造纸等行业。政府对退出的高污染企业给予最高二百二十万元的财政奖励。
5)国家免检产品管理办法废止。2008年9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5.2 相关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
5.2.1 2008年批准发布的标准(见表8)。
5.2.2 2008年完成报批的标准和规范(表9)。
5.2.3 2008年正在制修订的标准和规范(见表10)。
5.2.4 2008年正在申请制修订的标准和规范(见表11)。
6 2009年行业发展展望与趋势
6.1 宏观经济形势及主要影响要素
1)经济发展指导方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告明确指出,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局势,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社科院预测2008年GDP增长10.1%,2009年经济增长将放缓至9.5%,世行、亚行及国际货币组织等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在9.4~9.7%之间,较悲观的估计是8%。中国经济经历了03~07年5年的两位数增长后,逐步回落到一位数增长区间。
3)税制改革。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全面转型改革,即将来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可以在当期销项税中扣除。财政部拟定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批准,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全面转型改革起到了既为企业减轻税负,又拉动消费和增加投资的双重作用。政府对燃油税、房产税改革的方案也会陆续出台。
4)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屋建设。我们预计,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屋建设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在外需面临巨大挑战、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消费拉动作用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保持投资的平稳增长;二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开发的稳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地铁等交通设施的新增和改造升级,新农村建设的深人,居民住房的刚性需求,节能环保事业的深入推进,重点工程、灾后重建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使投资增长得到有效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将保证房屋建设规模的平稳增长。
5)燃料动力及主要原材料价格。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石油及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回落,减轻了国内燃料动力及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如世界经济迸一步减缓,来自国外的涨价因素将进一步减轻。但如果政府加大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力度,燃料动力价格的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国内发展对燃料动力的需求,如需求减弱,2009年燃料动力及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将小于2008年。
6)劳动工资。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成为长期趋势。2008年上半年,由于CPI大幅上升,加大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半年CPI开始回落,CPI对劳动力成本的推动减缓。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09年CPI将上涨4.5%,甚至涨幅更小,低于2008年全年水平几成定局。因此,2009年劳动力成本由CPI推升的压力有望减轻。
7)资金。2008年下半年,政府开始对“从紧的货币政策”做出调整,采取了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等政策措施,2009年的货币政策将保持这一取向,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将小于2008年。
6.2 2009年行业发展展望
1)受宏观经济增幅下调的影响,行业增长可能出现回落。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但目前我国防水行业对外依存度低,对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屋建设依赖性大,因此,如果2009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本行业也将保持平稳增长。
2)成本上升压力将有所减轻。由于燃料动力、主要原材料及生活资料价格趋于回落,2009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压力将会减轻。
3)需求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
① 地区需求方面,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津滨海新区等对防水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势;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济南全运会等重点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将进入建设高潮;受灾重建地区的需求将保持旺盛;北京地区需求增长将有所放缓。
② 城市与农村需求方面,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方针指引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推动下,城镇化建设进程将进一步提速,新农村建设也将迎来加快发展时期。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防水材料需求值得关注。
③ 工程需求方面,城市地铁和地下建筑、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环保设施、水利设施等对防水材料的需求比例将继续提高。国务院批复高速客运铁路建设的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元。估计仅高速客运铁路建设用防水材料的需求量在7 000万平方米以上。
交通运输部门也正在酝酿一个未来3~5年内投资5万亿元的计划。这5万亿元规模的投资,包括在建项目、已经规划的项目和追加投资,将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码头建设等。
④ 地震灾区重建方面,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我国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上述规划包括新建600多万间住宅,防水材料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根据国家发改委《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政府将投资1 200亿元,重点用于教育、卫生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统筹并有序地恢复完善社会福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广播影视、基层政权等公共服务设施。其中教育、卫生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估算投资达677亿元,超过总投资的56%。要求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和各行业建设标准,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和建筑质量,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⑤ 受政策鼓励的防水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如种植屋面所用材料与技术、单层屋面所用材料与技术、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与技术、高性能喷涂聚氨酯聚脲、自粘高分子卷材预铺技术等。
4)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将会持续。随着东方雨虹的上市,会有更多的企业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特别是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向做大做强方向发展。
5)设备更新将出现新动向。随着产业政策的落实、市场需求及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在设备更新方面将不断采取新的行动。
6)相关产业政策。新版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落实,将加快淘汰规模小、效率低、能耗高、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产品及施工方法。燃油税改革方案出台也将对沥青卷材热熔法施工技术有较大影响。
7)国际化进程将向深度广度发展。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更多的国外知名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8)行业建设将取得新进展:
① 2009年防水行业将继续推动名牌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
② 2009年防水行业将开展企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工作走入正式轨道。
③ 2009年行业标准化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批新的标准规范将制(修)订和颁布实施。
6.3 2009年行业发展趋势
2008年下半年开始,宏观经济增长已呈明显下行趋势,2009年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预计2009年上半年防水材料的需求量将有所减少,各类防水材料的增长幅度将有所下降。但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2009年下半年建筑防水市场将与国家经济同步增长。为此,防水材料生产企业要根据全国和当地市场的具体情况,做好应对市场变化的准备。
2009年主要建筑防水材料产量预测见表12。